-
植物组培培养基的成分1、水分水分是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切代谢过程的介质和溶媒,在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不可缺少。配制培养基母液时要用蒸傕水或纯水,以保持母液及培养基成分的准确性,防止储藏过程中发霉.
-
检验科医院感染防控管理制度一、根据新版新型冠状病毒标本实验室检测及生物安全处理程序,结合我科现有条件补充以下处理流程:1 .紧急改造门急诊化验室作为疑似病人化验检测的绿色通道。把门急诊化验室窗口改造为.
-
检验科高压灭菌器使用管理制度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一、使用前应了解并掌握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原理和操作规则,以及不正确使用而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二、按照操作规程使用压力蒸汽灭菌器:1 .打开冷凝水管道阀门,.
-
医院检验科室内质控制度与规则一、定量检测项目的每日质控1 .所有实用的,技术上可行的分析步骤都应使用质控品,并且与病人标本以同样方式检测,非常规项目每周或每月进行测试。2 .失控判断规则执行Westg.
-
检验科医务人员医德医风综合评价标准考评项目得分考评项目得分1、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5分)2、尊重患者的权利,为患者保守医疗秘密(10分)3、文明礼貌,优质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12分)4.
-
检验科质控检查反馈表检查内容室内质控.交接班记录试剂保存和仪器维护保养标本接收和危急值管理生物安全消毒及水电安全其它:室间质评及各种登记记录等改进措施被反馈人签名良好良好待加强良好良好五月份分院搬回总.
-
检验科及实验室感染管理制度一、人员管理(一)工作人员须穿工作服,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二)进入隔离间,穿隔离衣、胶鞋、戴手套并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三)工作人员下班时消毒洗手后离开。.
-
检测结果低于500EL还要不要做体检一、先提出两个问题1、做不做?定期检测结果W50%0EL,是否可以不做体检?2、怎么做?如何才能得到符合表5要求的检测结果?要解决这两个问题,还是得先搞清楚表5的来.
-
桩基低应变检测分析1、目前检测存在的问题(I)多次变径多次反射互相干扰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对直孔桩来讲就比较简单清晰,根据反射信号的时间、幅度和相位即可判断缺陷的位置和程度,而且判断效果比较.
-
核医学科主管技师培训要求与考核标准一、培训目标强调受训者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了解核医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建立较为完整的现代医学影像概念。通过培训使受训者达到能独立从事本专业常规的技术操.
-
国家计量技术规范规程制修订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规范起草组2022年09月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仪校准规范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市监计量发【202150号”文件,由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
-
新冠标本转运流程处理林木至乍完成培养基、标本用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后按照感染 性废物收集,并做好记 录感染性废物用神采A懒fcW分 WUsKri “虢蛔遇染或麻冠, i-L作完成后对实验:室.物表用200.
-
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尿液标本采集法考核表)科室:姓名:考核人:时间:注:1、每项扣分参考评价情况进行扣分,其它内容酌情扣分:每项扣分不超过该项所占分项目评分标准分值缺陷内容得分评估(2分钟)1、病人的临.
-
患者输血时血标本采集错误的应急预案一、目的为加强医院对防范和处理患者输血时血标本采集错误的管理,保障护理工作安全。二、编制依据根据国家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预案。三、.
-
引气剂检测结果试验项目指标要求检测结果一等品合格品减水率,%,不小于66泌水率比,%,不大于7080含气量,%3.0凝结时间之差min初凝-90+120终凝抗压强度比,%不小于Id3d95807d95.
-
教案首页课程名称外科学年级20本专业、层次临床医学授课教师职称课型(大、小)大学时2授课题目(章、节)第五章输血(bloodtransfusion)基本教材或主要参考书外科学(第七版)、黄家驷外科学(.
-
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的区别一、概念不同1、定性测量,也称定性分析,通常是从质的方面进行分析,它要回答的不是数量上的多少问题,而是性质上的“是什么”、“属于什么”等问题,是为了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
-
儿童免疫性疾病免疫(免疫(immunity)1901年至今年至今 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历届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医学奖,12 项为免疫学研究成果项为免疫学研究成果1908 Mechnikov & P.E.
-
输血相关内容培训输血相关内容培训 主要内容o成分输血o常用血液种类及适应征o输血前实验室相关检测o临床输血申请流程o临床输血病案规范o常见输血不良反应o输血前血库配血流程o输血案例分析成分输血:成分.
-
妇幼保健院临床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1 .检验“危急值”是指当这种检验结果出现时,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有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临床医生需要及时得到检验信息,迅速给予患者有效的干预措施或治疗,就可能挽救患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