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外科肺部感染性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肺脓肿【适应证】经内科治疗48周,症状无改善。患儿仍有发热、气促、活动后青紫、多汗、营养不良、贫血、血沉降率快,肺部体征及胸片无改变者应行手术治疗,【禁忌证】严重.
-
小儿外科小儿原发性腹膜炎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非手术治疗原则上原发性腹膜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1)症状、体征较轻者。(2)晚期肿瘤放化疗过程中有腹水或肾病综合征有腹水患儿合并本病者。2.手术治.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及大血管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动脉导管未闭动脉导管结扎术第二节肺动脉瓣狭窄第三节房间隔缺损第四节房室间隔缺损第五节室间隔缺损第六节法洛四联症第七节三尖瓣下移第八节右心室双出口第九节.
-
小儿外科肝母细胞瘤治疗技术操作规范肝母细胞瘤切除术【适应证】1.肿瘤局限在1个肝叶、相邻的2个或3个肝叶内,至少可保留1个肝叶。2 .肿瘤未侵犯第一肝门、肝静脉和肝段下腔静脉,肿瘤可以完整切除者。3 .
-
小儿外科肾母细胞瘤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一侧肾脏因肿瘤(如肾母细胞瘤)、多房性肾囊性变、严重肾外伤、肾结核,导致肾功能丧失,而对侧肾脏功能良好,可行患籽切除术。【禁忌证】双侧肾母细胞瘤,应尽量保存.
-
小儿外科神经母细胞瘤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手术(1)瘤体局限,最大径V1.OCm,可以完整切除者。(2)肿瘤经术前化疗V3个月,瘤体缩小,转移灶消失,可以完整切除。(3)术前化疗6个月以上,可.
-
小儿外科新生儿外科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屡第二节先天性胸腹裂孔疝和膈膨升先天性胸腹裂孔疝修补术膈膨升折叠术第三节新生儿胃穿孔胃穿孔修补术第四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第五节环状.
-
小儿外科小儿急性阑尾炎手术技术操作规范小儿阑尾切除术【适应证】1.发病在48h以内,不论阑尾炎属何种类型均宜手术。2 .卡他性阑尾炎的临床表现不够明显,诊断困难时,可观察数小时,症状加重时应考虑手术。.
-
小儿外科新生儿骨折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锁骨骨折“8”字绷带固定法【适应证】1.锁骨青枝骨折2 .锁骨横断骨折。【操作方法及程序】不用麻醉,助手将患儿两上肢外展,双肩后伸,胸部挺直,腋下置棉纸或纱布。术者用.
-
小儿外科发育性馥关节发育不良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骨盆骸骨截骨术(SaIter)【适应证】1 .轻、中度髅臼发育不良。2 .年龄18个月以上。【操作方法及程序】1.前外侧Smith-Peterson切口或B.
-
小儿外科消化道异物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食管异物取出术【适应证】食管异物确诊后不能自行通过食管而到达胃内者。【禁忌证】异物嵌入食管壁或穿透食管引起食管周围炎症时禁忌采用纤维食管镜取出异物。此时应采用手术方法.
-
小儿外科婴儿肠套叠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 .非手术治疗适应证病程不超过48h,便血不超过24h。(2)全身状况好,无明显脱水、酸中毒及休克表现,无高热及呼吸困难者。腹不胀,无压痛及肌紧张等腹膜刺.
-
小儿外科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本病确诊后即应积极准备,适量补液纠正水和电解质失衡,注意营养支持,争取早日手术。【禁忌证】慢性、重度脱水和营养不良者。【术前准备】一般需2448h.
-
小儿外科先天性巨结肠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非手术治疗此疗法的目的是用各种方法达到每日或隔日排便1次,解除低位肠梗阻症状。【适应证】新生儿期拟诊短段型、超短段型时可采用扩肛、缓泻药、开塞露和灌肠等非手术治疗方.
-
导致贫血的三大因素1 .红细胞丢失过多引起的贫血如外伤、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胃肠道疾病如溃疡/痔疮/肿瘤、女性月经期失血过多。2 .红细胞破坏过多引起的贫血例如红细胞自身异常或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3 .
-
小儿外科先天性肌性斜颈治疗技术操作规范先天性肌性斜颈康复非手术治疗【适应证】1.年龄在1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以下婴儿。2 .胸锁乳突肌挛缩轻微者。【禁忌证】3 .年龄超过1岁。4 .胸锁乳突肌挛缩严重者.
-
新生儿沐浴(一)工作目标:1.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身体的舒适。2 .预防尿布疹和脐部感染。3 .沐浴期间可以促使婴儿四肢活动。4 .可以为婴儿作全身体格评分(二)工作规范要点1.温度应适宜(室.
-
新生儿鼻饲法(一)工作目标对不能由口进食且胃肠功能正常的患儿,可通过口、鼻导管至胃部供给营养丰富的流质,保证蛋白质与热量的摄入。(二)操作规范要点1.喂养前要用手腕内侧测试温度,避免过烫。2 .药物与.
-
新生儿吸痰新生儿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图1 .记录吸痰时间2 .吸出物的性状、颜色和量素质要求1.评价吸痰效果:听诊双肺呼吸音、啰音情况;患儿4面色、呼吸是否改善2.吸出物的性状、颜色和量1 .接受、核对.
-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一)工作目标接种乙肝疫苗的基本目的是预防导致慢性肝脏疾病的乙肝病毒感染。通过预防慢性乙肝感染,可以减少病毒携带者的数量,从而减少新感染。(二)工作规范要点1.新生儿第一针必须在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