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血管外科左心室室壁瘤治疗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经典的指征包括心绞痛、心力衰竭,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有体循环橙塞史,室壁瘤内有附壁血栓者,伴有严重冠状动脉病变和有迹象表明左心室功能渐渐恶化(左心室.
-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缩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主动脉缩窄处的主动脉管腔横截面积小于正常的50%或压力阶差50mmHgo2 .由于出生2个月内主动脉缩窄有继续纤维化和发展的趋势,对于无症状的病儿,一.
-
心血管外科心内膜垫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部分性心内膜垫缺损【适应证】诊断明确即应积极手术治疗。病情严重者应该尽早手术矫治,至少应在6个月至1岁手术治疗。【麻醉、体外循环方法】静脉吸入复合麻醉。升主.
-
心血管外科双腔右心室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单纯双腔右心室,右心室内压差50mmHg,应手术治疗。压差V50mmHg者,可暂不手术,定期随访。2.合并其他心脏畸形需手术矫正,在矫正其他畸形的同时.
-
心血管外科二尖瓣膜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二尖瓣狭窄【适应证】1.有症状,二尖瓣重度狭窄的患者。2 .有症状,二尖瓣中度狭窄的患者,超声检查证实左心房血栓,或经内科正规治疗心脏中度以上增大的患者。3.
-
心血管外科三尖瓣膜手术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三尖瓣狭窄【适应证】1,单纯三尖瓣狭窄出现明显右心衰,瓣口面积V20mm2,平均跨瓣压5mmHg时,应手术治疗。2.风湿性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合并三尖瓣.
-
心血管外科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患儿出生后一旦明确诊断就应考虑手术矫正,室间隔完整的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应该在生后4周内行解剖矫治术.如果就诊时间在8周以上,则应分期手术,一.
-
心血管外科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冠心病合并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适应证】急性心肌梗死时乳头肌断裂引发的二尖瓣大量反流应在心功能恶化前和血流动力学尚平稳时积极手术治疗,慢性二尖瓣关闭.
-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左心室隧道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 .A1.VT导致心力衰竭,类似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目前还没有单独药物治疔长期存活的报道,因此,一旦发现诊断明确,应立即手术治疗防止左心室扩大及主.
-
心脏外科肺动脉瓣狭窄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重度肺动脉瓣狭窄婴幼儿合并青紫或心力衰竭需要急诊手术。2 .右室收缩压接近或超过体循环收缩压,尽管无症状也需尽早手术。3 .当右室与肺动脉压力阶差6.
-
心血管外科先天性二尖瓣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二尖瓣狭窄【适应证】1.症状严重或临床上出现严重肺静脉高压征象的患儿,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2 .症状较轻,但有严重肺动脉高压表现者,也要尽早手术。3 .
-
心血管外科三尖瓣闭锁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血氧饱和度V70%或左、右肺动脉发育细小的新生儿或小婴儿,可通过介入方法保持动脉导管开放(导管内支架植入)或行体肺动脉分流术。2 .肺血流明显增多,应.
-
心血管外科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本病一经诊断,多数病例即应手术治疗。本病早期即可发生肺动脉高压,原则上应在婴儿期矫治。2 .缺损V3mm的患者,可暂缓手术。【术前准备】同第1.
-
心脏瓣膜病的诊疗及护理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退行性病变等原因引起的心脏瓣膜结构异常及功能障碍。常见的有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一)二尖瓣狭窄【主要表现】症状:最.
-
心脏外科房间隔缺损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1.中央型房间隔缺损。2 .下腔型房间隔缺损。3 .上腔型房间隔缺损。4 .混合型房间隔缺损。5 .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封闭未成功者。6 .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
-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瓣膜疾病治疗技术操作规范第一节主动脉瓣狭窄【适应证】1.有症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跨瓣压差50mmHg.2 .冠心病需冠状动脉搭桥术,同时合并重度主动脉瓣狭窄。3 .升主动脉或其他心.
-
心血管外科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诊断明确,辅助检查提示左心容量负荷增加,肺血增多,或心导管检查QpQs1.5,需要手术治疗。1 .1岁以内婴儿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应积极手术。2 .成人患.
-
心血管外科三房心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由于大多数三房心病例的近端腔与真性左心房腔之间的交通口狭窄,因而大约75%的典型三房心患儿死于婴儿期。所以,三房心一经诊断应尽早手术治疗。【术前准备】1.常规.
-
心血管外科主动脉弓中断手术技术操作规范【适应证】主动脉弓中断只要不合并艾森曼格(EiSenmenger)综合征,即应手术治疗。【术前准备】1.加强治疗应从出生后就开始,包括两项内容,即保持动脉导管的开.
-
心脏大血管外科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2分,共80分)(-)必答题(共30题):1.主动脉瓣狭窄时心肌耗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OA.左心室肥厚B.右心室肥厚C.心室肌肥厚D.心房肌肥厚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