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胸痹通疲辱在稳度趣渗痛)中圜储床路径焚施方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西医诊断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心绞痛分级为In级或W级者(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标准)的住院患者。一、胸痹心痛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
祛除百病的祖传秘方1.冠心病:干山楂30克,决明子10克,白菊花10克,加水稍煎当茶饮,每日一剂,半月愈.2.慢性干病:茵陈1两次枣10个,白菊花1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连续服100天痊愈.3:肺结核.
-
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眩即眼前发花或发黑,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总称眩晕。是以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旋转动摇不定,或自觉头身动摇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或兼见耳鸣、耳聋.
-
眩晕(椎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疗方案一、概述:眩即眼前发花或发黑,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总称眩晕。是以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旋转动摇不定,或自觉头身动摇为主要临床特征,同时或兼见耳鸣、耳聋.
-
眩晕(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一中医病证部分(2008年),及实用中医内科学(王永炎、严世芸主编,第二版.
-
痔(混合痔)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疾病诊断1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7-94)。中医病名:痔(1)症状:间歇性便血:特点为便时滴血、.
-
熏洗法中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姓名:得分:操作步骤操作内容分值得分目的(5分)运用中药煎汤,趁热熏蒸、淋洗或浸浴患处,以疏通媵理、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杀虫止痒,缓解疼痛、肿胀、皮肤瘙痒等症状,促进伤口愈合.
-
一、指导思想:为贯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在全国中小学校统一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精神,落实教育局下发的阳光体育体育运动实施意见,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
-
恶心与呕吐的问诊评分标准项目(分)具体内容和评分细则满分(分)得分(分)备注自我介绍(3)检查者介绍自己的姓名1说明自己的职务和作用1介绍本次医疗活动目的,求得患者配合1问诊内容一般项目(5)姓名、性.
-
中药湿敷中医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姓名:得分:操作步骤操作内容分值得分目的(5分)减轻局部肿胀、疼痛、瘙痒等症状。5分评估(10分)1.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当前主证、治疗、发病部位等.
-
刮痴法核对医嘱(25床,XX男,中暑,刮痛治疗,刮痣部位:尺泽穴,前臂内侧,颈部正中及两侧),进入病房,核对床头卡,自我介绍(您好,我是你的责任护士XXX),请问您叫什么名字,X老师,我核对一下您的腕.
-
硬化剂注射疗法1、 适应证:各期内痔和混合痔的内痔部分2、 操作步骤:便后清洗会阴部后侧卧位,将肛门镜涂以液体石蜡后缓慢放入肛门内,在明时下了解痔核的情况,确定注射部位固定肛镜。用空针抽吸消痔灵48m.
-
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管理制度1、全部中医技术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国家执业(助理)资格后方可进行医疗执业。2、执业技术人员服从医院的统一工作安排,不得私自变更执业岗位。3、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各项医疗法律法规及.
-
中医综合治疗室目录规章制度2消毒隔离制度3特色疗法4一、非药物特色疗法41 .耳穴压豆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42 .拔罐疗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43 .针刺疗法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病54 .艾灸治疗冠心.
-
穴位贴敷操作规程【目的】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激发经络使功效显著等作用。适用于术后腹痛、妊娠恶阻等病.
-
中药灌肠技术操作规程【目的】通过肛门送入肠管,使药物通过直肠粘膜吸收入血,以发挥局部治疗或全身治疗的作用。适用于慢性盆腔炎腹膜炎盆腔淤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征等病。【用物准备】一次性灌肠袋一个,瓶装石蜡.
-
宫腔注入操作规程【目的】:宫腔注入是将注射剂注入宫腔及输卵管腔内使宫腔及输卵管内保持较高的药物浓度,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抗菌消炎,促进粘连松解及吸收,以及加压推注的钝性分离等综合治疗作用。适用于宫腔及.
-
中药外敷的时间、部位、患者反应、疗效、签名题目:中药外敷技术操作评分表编号:ABCd-GC-B-OIO.2版次:2制订日期:2009.7.28修订日期:2022.12.31页数:共页操作步骤内容分值备.
-
中医临床路径执行情况评估表路径名称科室名称医院名称路径对应标准中医病名TCD代码路径对应标准西医病名ICD代码(6位码)入径例数填表人H期序号评估指标结果1执行情况本病种住院或门诊患者总人数进入路径的.
-
中药保留灌肠法操作常规1、常用药物秦先(去苗)桃仁(去皮、尖,研)皂角子(烧存性,研)各3克苍术(米泪水浸,炒)防风各2克黄柏(酒炒)1.5克当归尾(酒洗)泽泻各0.9克槟榔0.3克熟大黄3克。水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