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资源
(共4317
份)
用时:23ms
-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一、病历的概念一、病历的概念 病历是临床诊疗工作过程的全面记录病历是临床诊疗工作过程的全面记录.是医务人员对收集到的病人的资料是医务人员对收集到的病人的资料(包括病史包括病史、查体.
-
伤寒学讲义伤寒学讲义2024-1-2伤寒论2 第二章第二章 太阳病辨证论治太阳病辨证论治2024-1-2伤寒论3概论概论一、太阳生理:一、太阳生理:抗御外邪入侵(人身屏障)抗御外邪入侵(人身屏障)调节.
-
1第二节第二节 六六 腑腑 六腑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的生理特性六腑的生理特性:“泻而不藏.
-
1第二节第二节 六六 腑腑 六腑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受盛和传化水谷。六腑的生理特性六腑的生理特性:“泻而不藏.
-
二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解读护理部分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护理质量管理护理质量管理 第六章 中医护理(60分)时间要求:前三年:20112012-2013 近一年:目前至去年同期 本年度:201.
-
素问素问平人气象论平人气象论目的要求目的要求 1、掌握平人的脉息、至数和测知方、掌握平人的脉息、至数和测知方法。法。2、掌握、掌握“脉以胃气为本脉以胃气为本”的原理及的原理及五脏平、病、死脉的鉴别要点.
-
阴阳阴阳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本节主要内容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五.
-
第七讲第七讲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灸法与养生灸法与养生2讲解内容讲解内容什么是养生什么是养生1什么是灸法什么是灸法2灸法的分类及操作灸法的分类及操作3灸法的作用与适应症灸法的作用与适应症4常用的保健灸穴.
-
第六章第六章 按按 诊诊 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压痛、肿块.
-
三、舌诊(一)(一)概念:概念:舌诊是观察舌诊是观察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病人舌质和舌苔的变化以诊察疾病的方法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望诊的是望诊的重要内容重要内容,是中医诊法的特是中医诊法的特色之一。色之.
-
一、中医饮食护理的概念v中医饮食护理 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食物来 “养生保健、预防和治疗疾病、促进机体康复以及延缓衰老”的一种护理方法。二、中医饮食护理源流二、中医饮食护理源流v春秋战国:素问上古.
-
中医饮食调护中医饮食调护目录目录 中医饮食调护的概念中医饮食调护的概念 饮食调护基本原则饮食调护基本原则 食物的性味食物的性味 食物的配伍食物的配伍 饮食养生常用的方法饮食养生常用的方法 一、概念 指.
-
舌苔的定义与形成舌苔的定义与形成舌苔定义:舌苔定义:是指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苔是指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舌苔状物。舌苔地苔地苔舌苔的形成舌苔的形成:舌苔由胃气蒸舌苔由胃气蒸化谷气上承于舌面而生成。舌.
-
-
上篇上篇 总论总论 第一章 药膳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第一节 药膳的概念及内容 第二章 药膳的特点、分类和应用原则 第一节 药膳的特点 第三章 药膳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药膳学的基础理论 五行学说,是研.
-
中医诊断学舌诊望舌苔舌苔的定义与形成舌苔的定义与形成舌苔定义:是指覆盖在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舌苔地苔舌苔的形成:现代医学认为是食物残渣以及舌的脱落白细胞堆积载舌乳头间的间隙而成胃气舌面胃津薄白而润薄白.
-
正常 陽盛(陽實)陰虛陰盛(陰實)陽虛陰陽兩虛陽盛陰虛陰盛陽虛從陰陽的觀點認識疾病的變化中醫理論中醫理論子子丑丑寅寅卯卯辰辰巳巳午午未未申申酉酉戌戌亥亥體質類型體徵表現適宜性味及治則可用藥材寒容易怕.
-
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中医药健康管理技术规范 0 03636个月儿童中医调养服务个月儿童中医调养服务w内容内容w一、概述一、概述w二、流程表及说明二、流程表及说明w三、儿童日常中医保健技术和方法三、儿.
-
1中医脑病中医脑病 系列讲座之三系列讲座之三第三章第三章 脑病的病因病理脑病的病因病理2一一.病因特性与脑病发生病因特性与脑病发生(一)六淫犯脑致病(一)六淫犯脑致病(二)七情过用伤脑动神(二)七情过.
-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第十讲第十讲 儒学思想与中医药儒学思想与中医药内容提示:内容提示:儒学思想核心内容及其对中医药学的影响儒学思想核心内容及其对中医药学的影响要求:要求:了解儒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