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科学资源
(共864
份)
用时:19ms
-
中医耳鼻咽喉科内治法一.耳科内治法祛风法:1 .祛风散寒法:主要用于风寒侵耳所致的耳胀病。常用方如三拗汤、荆防败毒散;药物如麻黄、杏仁、荆芥、防风、柴胡、川苜等。2 .祛风散热法:用于风寒化热或风热、.
-
耳鼻咽喉常见症候的辨病与辨证第一节耳部常见症候的辨病与辨证耳病的常见症候主要有耳痛、耳流脓、耳痒、耳蚓、耳鸣、耳聋、眩晕等。其辨病与辨证分述如下:一耳痛辨病耳痛分为原发性(耳源性)耳痛与牵涉性(反射性.
-
中医耳鼻咽喉科病因病理第一节耳鼻咽喉病因病理概述耳鼻咽喉位于头面颈部,是经络循行交会和清阳游行聚会之处,属清空之窍,与外界直接相通,与脏腑密切相关。凡六淫、疫病侵袭及外伤、七情、饮食、劳逸所伤,脏腑、.
-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用药物第一节解表药荆芥性味、归经)辛、温。入肺、肝经。功效与应用)1、祛风解表:本品轻扬疏散,既散风寒,又疏风热。耳鼻咽喉病症初起,无论属外感风寒或风热,均可配合使用。治风寒表证常与防.
-
2024内镜经鼻手术后鼻腔注意事项对于内镜经鼻手术来说,鼻腔伤口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才能痊愈。在这段时间内,由于黏膜的肿胀,鼻腔可能会有各种不适表现,这是正常的现象。随着肿胀的自然消退,这些不适感也会自.
-
2024流感高发期特殊人群流感治疗和预防注意要点近期流感流行情况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公布的的最新一期2023年第48周(11月27-12月3日)流感监测周报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南、北.
-
2024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的关系氧分压:是指血浆中物理溶解的02所产生的压力,是溶解在血液中的混合气体中氧气部分压力,是判断缺氧程度和呼吸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参考范围:75100mmHg当氧分压60m.
-
鼻中隔偏曲鼻内窥镜下鼻甲成形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00)行择期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及(或)鼻内窥镜下.
-
鼻中隔偏曲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鼻中隔偏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鼻中隔偏曲(ICD-10:J34.200)行择期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及(或)鼻内窥镜.
-
耳廓外伤处理原则耳廓外伤处理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双氧水清洗伤口,去除异物和坏死组织。2 .止血:用无菌纱布压迫伤口止血,如果出血较多,可用止血粉或明胶海绵填塞伤口。3 .
-
拉米夫定拉米夫定(Lamivudine)硫代脱氧胞嘧啶硫代脱氧胞嘧啶(2-deoxy-3-thiacytidine,3TC)核苷类似物核苷类似物口服抗病毒药物口服抗病毒药物英国葛兰素威康制药公司推出的.
-
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相关性变应性鼻炎与哮喘的相关性变应性鼻炎的定义和分类变应性鼻炎的定义和分类变应性鼻炎的诊断变应性鼻炎的诊断白三烯调节剂在哮喘及哮喘白三烯调节剂在哮喘及哮喘合.
-
耳鼻喉外伤 第一节 鼻骨骨折 外鼻突出于面部中央,易遭受撞击或跌碰,发生鼻骨骨折(fracture of nasal bone)。鼻骨上部厚而窄,下部薄而宽,故多数鼻骨骨折仅累及鼻骨下部。暴力的方向和.
-
耳鼻咽喉科学耳鼻咽喉科学总 论耳鼻咽喉科学的概念耳鼻咽喉科学(otolaryngology)是研究听觉、平衡、嗅觉诸感官与呼吸、吞咽、发音、语言诸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和疾病现象的一门科学。现已发展为耳.
-
肠道菌群紊乱与疾病肠道细菌的建立及功能肠道菌群 Gut Microbiota n人体结肠细菌细胞细胞数量高达100万亿,是人体细胞数量的10倍。n在分娩过程中细菌即植入新生儿肠道内。分娩方式、喂奶方式.
-
鼻出血鼻出血(epistaxis))Omc.avi 发病特点G 病因的多样性(局部加全身)G 出血量可多可少G 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易出血部位鼻后鼻咽静脉丛利特尔氏区w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 利特.
-
Acute&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 of Larynx急性急性急性会厌炎(急性会厌炎(acute epiglottitis)急性喉炎急性喉炎(acute laryn.
-
鼻腔及鼻窦恶性肿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n鼻腔恶性肿瘤大多继发于鼻窦、外鼻、眼眶.、鼻咽等处的恶性肿瘤的直接扩散。原发性恶性肿瘤少见,可起源鼻腔内任何部位,但较常见于鼻腔侧壁。n鼻窦恶性肿瘤不易早期确诊,.
-
概述概述病历介绍病历介绍护理诊断护理诊断护理措施护理措施围手术期护理围手术期护理鼻的解剖生理鼻的解剖生理评价评价一般一般资料资料入院入院时间时间入院入院诊断诊断主诉主诉姓名姓名;性别:性别:年龄:年龄.
-
鼻咽癌的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放射治疗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以中南方各省发病率更高。鼻咽癌易广泛侵犯邻近结构,并可通过淋巴液转移到颈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