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针刺治疗时如何做好手卫生?(1)针灸室配备手卫生设施:诊室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宜配备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流程图及说明图,配备干手物品或者设施,避免洗手后二次污染。配备合格的速干手消毒剂。(2)严格.
-
临床上常见的丝状真菌包括哪些?直接镜检的临床意义是什么?丝状真菌即霉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菌种的鉴定主要依靠菌落的形态特征及镜下结构,现今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也有助于正确鉴定,并分类至亚种、.
-
XX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技能竞赛实践技能操作试题1号题:简述下列穴位的定位、归经、功能主治,并在人体上确定其具体位置。(1)天突、大椎(2)膻中、复溜(3)风府、太溪(4)孔最、内庭(5)地机、行间答案:.
-
中风病脑梗死恢复期护理试题(N0N4)一单选题1中风(脑梗死恢复期)中医护理方案适用于()处于恢复期患者A发病2周至6个月(EBI周C2周至1个月D2周至3个月2肢体偏枯不用,肢软无力,面色萎黄。舌质.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护理定义: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简称eve-ri)是指留置于静脉内的导管段经半量法,在血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菌落大于15个,既认为导管已被感染,包括导管局部感染和导管相关血液感染(导管.
-
中医针灸科主要关注的医院感染风险有哪些?针灸和拔罐是中医传统的诊疗技术,针刺治疗属于侵入性操作,针具刺入皮肤,接触毛细血管和无菌组织;应用拔罐辅助刺血疗法时罐具会被患者的血液污染。如对针灸针具、拔罐器.
-
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肥胖判定25岁儿童超重与肥胖以身高别体重或年龄别BMl标准差法进行判定,详见表5.l-5.3o表5.125岁儿童超重与肥胖的标准差评价方法标准差法评价指标身高别体重年龄另BMI2+.
-
中医针刺治疗针具使用后如何处理?根据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及其他相关规范,一次性使用针灸针具不得重复使用。可重复使用的针灸针具(毫针、耳针、头针、长圆针、梅花针、三棱针、小针刀等)应“一人一.
-
专科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1、雾化吸入法操作并发症OA、过敏反应(;一)B、感染(C、呼吸困难D、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D角涔案)2、静脉输血后可引起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下列选项不是外来性或内生性致.
-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考核试题1、手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时间是()A、皮肤切开前20分钟B、皮肤切开前30分钟3小时内C、皮肤切开前30分钟-2小时内(D、皮肤切开前2小时后2、手术中追加应用抗菌.
-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和器具能重复使用吗?我国发布的多项法规均明确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工这里需要对“一次性使用”和“重复使用”两个概念进行界定。一次性使用装置(single-u.
-
三基基本技能导尿术、灌肠术理论考试题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1 .导尿前清洁外阴的主要目的是OA、防治污染导尿管B、使患者舒适C、便于固定导尿管(正所D、清除并减少会阴部病原微生物2 .为尿潴.
-
一次性换药盘里的镶子按哪种医疗废物处理?凡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均应按损伤性废物进行处置。镶子尖端相对锐利,有刺伤人体的可能性,故应按损伤性医疗废物处置,使用后及时放入耐刺的容器内收集处.
-
肠梗阻术后护理查房考试试题1.下列关于急性完全性梗阻时叙述,错误的是O。A肠腔内压力迅速增加,肠壁静脉回流受阻,毛细血管及淋巴管淤积,肠壁充血、水肿、增厚,呈暗红色B由于组织缺氧,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
传染病防治法试题1、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时,当地政府可报上一级政府决定采取必要的紧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限制或停止集市、集会、影剧院演出或者其他人群聚集活动B、.
-
“接触患者前、后“常见于哪些行为和操作?(I)接触患者前:指发生在接触患者完整皮肤和衣物之前。手卫生行为可以在进入患者区域时进行、接近患者时进行或者在接触患者之前立即进行。(2)接触患者后:指发生在接.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培训考试题1 .以下属于乙类传染病的一组是()A鼠疫、霍乱B麻疹、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C艾滋病、风疹D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黑热病E麻风、艾滋病2 .属于丙类传染病的是()A.
-
TNFa抑制剂引起自身免疫性疾病2024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影响生物类药物疗效主要原因是产生了抗药物抗体,但这种现象很少出现,而越来越明显的是一种补偿性免疫转换。这是干扰特定免疫途径引起补偿信号激活.
-
高血压防治指南复习题一、多选题(共45题,每题2分)1 .防治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措施有哪些()A.减重(正确答案)B.膳食限盐C.保持乐观心态,提高应激能力D.戒烟限酒2 .下列哪项是引发高血压的危险.
-
传染病防治法疫情报告管理规范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新培训测试题一、单选题1、一个病人同时患乙肝和丙肝,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A、1张8、2张(C、3张D、4张2、发病日期是指病人在本次就诊疾病开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