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资源
(共68021
份)
用时:73ms
-
医院老年病科专科建设实施方案为加快老年病科建设发展步伐,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特色优势、全面提升专科服务能力,为确保按时完成专科建设任务,特制定我院老年病科专科建设方案如下:一、发展思路(一)立足一年、眼看.
-
医院癫痫大发作(癫痫持续状态)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适用于癫痫发作或癫痫持续状态的患者。(二)目的及时控制发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三)抢救步骤1.使发作的患者去枕侧卧,解开身上束缚的衣物,如领带等,.
-
XXX医院护理会诊单科室兹有科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因病情需要,拟请会诊。是否为急会诊:口是口否一、患者病情简介二、会诊目的申请人科室护士长年月日时三、会诊结果1、参加会诊人员:2、会诊意见签名年月.
-
医院昏迷患者的应急预案1.原则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循环治疗,尽早针对病因治疗。2.具体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平卧头侧位或侧卧位,开放气道,取下活动义齿。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和吸痰;放置口咽通气导管.
-
医院环境卫生学监测频次汇总1 .前言环境卫生学监测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重要的一项工作,常常会有朋友问到。空气监测频次是多少?物表和手多久做一次采样?有没有规范规定呢?近几年,我国关于医院感染管理的各种.
-
医院气管切开气囊套管移位护理应急预案1.迅速做出判断:当患者出现剧烈咳喇,呼吸机报警气道压力高,血氧饱和度下降,吸痰管插入气道不畅等情况时可以确定患者出现气囊套管移位。2 .若出现气囊套管移位时,应立.
-
XXX医院手术室年度N2级护士岗位胜任力综合评分表科室:姓名:考核人:总分:考核项目考核内容加减分项得分基本要求(30分)5分/项1 .参加理论综合考试(护理部统考)80分;科室专业知识考试叁80分。.
-
手术记录单科别_病员姓名:床号主管医生性别:年龄:岁急诊口择期口住院号:术前诊断:麻醉方法:术后诊断:麻醉效果:手术名称:体位:麻醉方式:麻醉医师:主刀:第一助手:第二助手:巡回护士:手术时间:年月日.
-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一)概念实际工作中,医院内感染多使用狭义的概念,即住院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是在住院期间遭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包括在住院期间的感.
-
医院感染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医院感染问题愈发突出,医院感染的特点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如不断涌现的精密仪器,大量开展的介入性诊断、治疗方法,抗菌药物广泛使用和难治性多重耐药菌的.
-
XXX医院手术室年度N4级护士岗位胜任力综合评分表科室:姓名:考核人:总分:考核项目考核内容加减分项得分基本要求(30分)10分/项L继续教育学分合格。2 .志愿者、社工服务时间三6小时/年。3 .服.
-
医院消化道穿孔的护理应急预案1 .立即通知医生,协助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稳定情绪。2 .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给予输液、应用抗生素及抗酸药物。3 .通知禁饮食,给予胃肠减压并保持通畅,观察并记录引流液.
-
XXX医院手术室年度N3级护士岗位胜任力综合评分表科室:姓名:考核人:总分:考核项目考核内容加减分项得分基本要求(30分)5分/项1 .参加理论综合考试(护理部统考)工80分。2 .科室专业知识考试工.
-
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哪些?传播途径是病原体从感染源传播到易感者的途径。主要传播途径有以下几种: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接触传播疾病常见.
-
医院急性心肌梗死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发生典型或者不典型的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患者。(二)目的维持心脏功能,改善心肌供血,防止梗死范围扩大。(三)抢救步骤1.评估:典型AMI为:(1)胸骨后持久而.
-
医院感染漏报率调查有意义吗?关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调查,一直是个有争议的话题。风险评估有观点认为,对于已经发生了的感染再查漏报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不如把有限的精力放在前瞻性监测和干预方面。而在等级医院评审.
-
医院急性肺水肿患者的应急预案(一)当患者出现急性肺水肿时,立即通知医生。(二)镇静。遵医嘱注射吗啡,使患者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三)可给吸氧。加压高流量给氧酒精湿化后用鼻导.
-
医院急性脑出血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脑内出血压迫周围脑组织,使其缺血、缺氧、水肿、颅内压升高,阻碍静脉回流。(二)目的控制脑出血、减轻脑水肿、防止脑疝、保护脑细胞。(三)抢救步骤1 .病情评估:患者突.
-
医院患者出院时护理管理患者的出院是临床医疗护理服务的终结阶段,出院前的医护工作质量好坏、出院手续办理过程中各部门配合是否协调,影响着即将出院的患者和家属对所住医院的印象。因此,规范患者出院手续办理,对.
-
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哪些?医院感染的高危部位是哪些?医院感染易感人群主要包括: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罹患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肾病等患者。老年人及婴幼儿。接受各种免疫制剂治疗的患者,如抗癌药物、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