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工程安全技术交底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生产六大纪律。2、钢筋断料、配料,弯料等工作应在地面进行,不准在高空操作。3、搬运钢筋要注意附近有无障碍物、架空电线和其它临时电气设备,防止钢筋在回转时碰撞.
-
1、工程概况某居住小区南侧道路经现场踏勘及建设单位介绍,基础持力层为杂填土。据调查该马路建成后开始发生不均匀沉降、马路路面开裂,马路南侧距路沿石2.6米范围内有50米长路面己发现3-5cm宽裂缝且己发.
-
道路改建工程确保安全生产的技术组织措施1.1 安全目标1.2 安全保证体系1.2.1 组织保证1.2.2 工作保证1.2.3 制度保证1.3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1.3.1 安全生产一般保证措施1.3.2.
-
轻钢龙骨石膏板顶棚施工工艺一、施工准备1 .材料及机具(1)轻钢龙骨:主龙骨DU38*12*1.0,次龙骨DC50*19*0.6,吊件、主龙骨连接件、副龙骨连接件、吊挂件、水平件等。人造木板的甲醛含量.
-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一)、设计概况道路线型为一直线。道路全长约1390米,标准路幅宽30.0米,双向四车道。本标段为三联路至和平路段,起始桩号为0+500路基设计压实度及强度(重型击实试验标准):路槽下.
-
道路基础设施一期纬一路基坑支护及降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计算书六、Nv段(基坑深度6.56m)支拉单元计算9tjiF1三&5=+EBEm+CggHH+rS三三itFSi+HH三44re三三3TT+EEmeW.
-
路网工程二期设计照明施工图设计说明1、设计依据1.1 设计合同及委托书1.2 重庆市江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鹦子丘片区路网工程二期建设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江北住建发202397号)城市道路工程设.
-
通讯管道工程施工方案(一)、设计概况1 .电通道沿路线布置在门路东北侧人行道下,管道底部需素土夯实,密实度不小于95%,地质条件较差地段接纳C15底板,管道排列接纳塑料管架固定,排架间距约3米,管孔间.
-
透水混凝土施工方案一、透水碎的概念透水险是多孔险的一种,常用的透水碎按照组成材料分,有水泥透水碎、沥青透水碎等。透水性混凝土按照外观效果分为普通透水混凝土、彩色透水混凝土和露骨料透水混凝土路面等。同时.
-
轻钢龙骨吊顶施工技术交底3.1龙骨施工程序在墙上弹出标高线一固定吊杆f安装大龙骨f按标高线调整大龙骨f大龙骨底部弹线f固定中、小龙骨f固定异形龙骨f装横撑龙骨。3.2放线放线主要是弹好吊顶标高线、龙骨.
-
电力工程设计说明一.工程1况(1)本工程为彭州市金彭湖片区道路基础设施期项目一福苑路电力H程施工图设计。本道路设计起点桩号为KOW,终点桩号为K1+699333.道路设计全长约为1700米,红线宽度2.
-
超高层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要求及配合比设计1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主要原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部分工程很快就会产生裂缝,部分工程3d后出现裂缝,也有工程在14d后出现裂缝,裂缝出现的时间不同,原因亦不同,.
-
轻钢龙骨石膏板隔墙施工工艺(一)、主要材料及配件要求1. 轻钢龙骨主件:沿顶龙骨、沿地龙骨、加强龙骨、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应符合设计要求。2. 轻钢骨架配件:支撑卡、卡托、角托、连接件、固定件、附墙龙骨.
-
成都御府二期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编制:审核:审批:中铁XX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御府二期工程项目经理部20*年10月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成都御府二期2工程地位新都区新新路与货运大道交叉口3建设.
-
脚手架施工方案第一节18.1结构概述本工程建筑高度为208米,裙楼3层、主楼为1幢38层及2层设备机房组成。本工程建筑外立面设计比较规则,主楼平面近似正方形,四角为圆角;1F-4F为非标准层,楼层高度.
-
常格式的:右恻:2. 25厚米,宽度:21匣米.高 度:29.7理米带格式的;居中一、 工程概况W/ 带格式的:字体画百二、编制依据32三、 脚手架方案选择32四、 脚手架原料选择32四、脚手架搭设流.
-
脚手架工程施工方案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本工程室外地上二层以下至地下室坑底采用48钢管和铸铁扣件搭设双排落地脚手架;室内采用满堂脚手架;地上部分采用悬挑双排脚手架。一、脚手架材质要求钢管:采用外径为44.
-
装饰工程施工方案一、抹灰工程施工工艺工艺流程操作工艺(1)基层清理1)砖砌体:应清除表面杂物,残留灰浆、舌头灰、尘土等。2)混凝土基体:表面凿毛或在表面洒水润湿后涂刷1:1水泥砂浆(加适量胶粘剂或界面.
-
聚乙烯地板楼地面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基层处理一弹线f试铺一刷底子胶f铺贴聚乙烯板块地面f铺贴聚乙烯板块踢脚板f擦光上蜡。(2)基层处理:水泥砂浆表面应平整(其平整度采用2m直尺检查,其允许空隙不应.
-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管理方案第一节、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全寿命周期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打造健康、舒适、高效地使用环境,低碳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够使建筑发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