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重工(起重司机指挥信号挂钩工)操作交底一、一般规定:1、起重工必须经专门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严禁酒后作业。2、起重工应健康,两眼视力均不得低于1.0,无色盲、听力障碍、高血压、心脏病、癫.
-
质量、工期及安全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措施1 .组织措施(1)施工现场成立项目经理领导下的工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质量监控及质量保证体系。在本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认真、严格地按IS09.
-
一、一般规定: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有出厂合格证的安全帽,不得用棉帽或其他帽子代替安全帽,防止重物落下被砸伤。2、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不得吸烟,防止火灾发生。3、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不得.
-
质量控制保证措施按照质量体系的标准,努力实现公司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在本工程项目中坚持“质量第一,以质量赢信誉”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核心)把人做为控制质量的动力,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以人的工作质量,.
-
质保证措施及承诺质量是“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的总和”,而工程质量对施工方、业主方、设计方、监理方而言,产品就是经过几方合作完成的建筑物;过程就是从无到有的施工建造;服务.
-
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目标本工程质量目标要求为一次合格。二、质量目标达标措施1、加强审图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修正。2、加强协调工作,做好施工与监理、建设单位之间的协调。3、建立质量否决制度,以专职质量监督.
-
质量及文明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管理及技术措施1.雨季施工用材料必须有出厂质量证明、说明书等资料,特殊材料必须具备市建委颁发的材料准用证,并根据要求有见证送检。2、经常教育职工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
-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体系二.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三、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控制流程如下:质量技术交底T班组根据交底明确主要工艺方法一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抽检并经修正工艺T施工完毕-自检质量一班组互.
-
质量保证措施一、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1.材料的质量控制措施物资设备管理部统一采购施工现场所需的材料、设备,并严格进行质量控制。采购物资优先在合格的材料供应商范围内采购,如所需材料在合格的材料供应商范围.
-
质量保证措施1根据GB/T19002-IS09002标准建立的程序文件、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来实施和控制本工程。和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规定,本工程在施工中的质量方针:以一流工程为宗旨,靠优质、高效、诚信.
-
质量保证措施序号分项保证措施1组织措施1、成立以项目部及分包单位共同组成的组织机构,项目经理是工程质量总负责人,项目总工协助项目负责人抓好质量管理,专业工程师负责对工程进行定期检查,控制宏观质量状况,.
-
质量保证措施(1)明确质量职责项目经理:主持全面工作,确保工期及工程质量,确保全面履行项目合同的要求,控制工程成本开支,确保质量体系在本工程部内有效运行,对施工安全负直接责任。技术负责人:负责工程项目.
-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一)质量保证措施1 .质量承诺:确保工程质量等级优良,争创一长安杯“优质工程及国家科技示范工程。2 .质量保证体系:建立项目部质量保证体系,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详见图4-1。.
-
事故主题责任部门事发时间事发地点1.事故记录:(可附页)2.事故原因:3.纠正预防措施:主管签名:年月日物业经理意见:签名:年月口总经理意见;签名:年月日备注:项目:年月记录号:部门负责人签名:年 月.
-
云南省普立(黔滇界)至宣威高速大路土建工程第八合同段K38+216,779K46+4802012年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云南路桥股份有限公司普宣高速大路第八合同段项目经理部二。一二年三月普宣高速大路八.
-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一、质量标准及要求1保证措施(1)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国家规定、规范、操作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2)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部设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和质量总监全权.
-
质量控制及保证措施1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第一,用户至上”是施工单位的宗旨。为此,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施工中推行TQM管理方法。严格工艺、精心操作、逐项检查确保质量,特别要做好工程材料、设备以及工程.
-
质量保证措施1、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国家规定、规范、操作规程及各项管理制度。2、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管理部设置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由项目负责人和质量总监全权负责,选择精干、有丰富经验的专业质量.
-
质量保证措施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因素主要有五大方面:人、材料、机械、施工方法和环境。事前对五个方面的因素严加控制,是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关键。质量管理网络图如下:1、质量保障措施建立健全内部质保体系,实行.
-
表5质量事故台帐20年填写发生事故时间月日时事故发生地点车间工段岗位事故级别量失不格,产损1合品批号产品名称数量(吨)经济损失(万元)事故经过及主要原因防范措施事故责任及其处理责任者处理意见注:本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