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资源
(共11715
份)
用时:113ms
-
压力容器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压力容器设计单位)第一条为建立并落实压力容器设计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制度,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清单。第二条本单位质量安全.
-
危重病人管道管理测试题1 .下列哪项不是院前救护原则()A.立即使伤员脱离险区B.先救命再救伤C.先固定后搬运,D.不必保留呕吐物和排泄物E.加强途中监护和记录2 .下列哪项不是现场急救中常用的基本护.
-
危重患者质量管理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哪项是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能出现的心电图特征()A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可为200400次/分BQRS波群形态畸形,时限超过0.12秒.
-
危重患者管理制度L全面掌握患者病情变化,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做好主要治疗、护理阳性体征及潜在并发症等风险评估,及时有效的提供护理。2.在紧急抢救危重患者时,对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应复述一遍再执行.
-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试题1、下列属于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A、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2B、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涧;QC.
-
编号:年月日工程名称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地点建筑面积层数结构形式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商业、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工程造价质量目标住宅工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获“临沂市优质结构证书”,其他合.
-
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试题1、下列属于十八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A、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B、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C、术前.
-
医技科室临床科室访谈人员科主任、医生护士长、护土服务人员评价要点1、日常维护(安全、清洁、消毒)2、规范使用(培训、上岗、合格)3、紧急情况处理程序4、后勤保障服务(主动、被动)5、信息化管理程度评价.
-
医院评审临床科室材料准备目录说明: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各项数据、指标需要日常收集,具体活动内容记录在质量控制记录本中;培训内容按照医院要求进行相应培训并记录在“业务学习与培训记录本”中、做好记录登记,各种.
-
医院感染管理专科安全质量目标(一)提高手卫生知晓率和洗手正确率。L对全院医、技、护、工勤、陪护人员开展全员手卫生知识与技能培训,在此基础上,将课件发给临床感控医生、护士,由他们对本科室的工作人员再次进.
-
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检查记录得分:检查时间检查者存在问题质控自查分析质控小组上月存在问题改进评价存在问题分析改进措施成员已改进无改进科主任:护士长: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与上报考核试题满分100分,80分及格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L紧急电话报告,不良事件可能迅速引发严重后果的紧急情况使用,用于()级不良事件及其他严重不良事件。A.I级.
-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考试试题1逢孕必检、逢阳必阻的内容?HIV初筛阳性的孕妇应提供什么样的服务?:()A、孕妇首次就诊无论在任何科室需提供艾滋病、梅毒、乙肝咨询和检测服务;(正确答案)B、HIV初筛.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试题(首诊负责制、会诊制度、危急值制度)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1、普通会诊,会诊医师必须具备的最低职称条件是:()A、住院医师B、主治医师QC、副主任医师D、主任医师2.
-
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一)临床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1、核心制度管理: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工作制度、查房制度、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工作制度、手术审批分级.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试题(2023年)一、单选题:1 .一严重复合伤患者,入急诊后诊断为:脑挫裂伤,肝、脾破裂,肋骨骨折,失血性休克。在患者的救治中,以下哪个科室的医生为该患者的首诊医生()A.神经外.
-
助产专科安全质量目标目标一:建立与完善产房接诊制度,提高分诊准确性,确保就诊孕妇安全1.1科室有孕妇就诊流程及接诊指引L2就诊孕妇需测量生命体征及听胎心音(有条件者行胎心监护)L3核对孕妇孕期资料(孕.
-
医院多维质量管理工具应用成果评分标准(百分制)评分项目评分要点及分值主题选定(30分)选题新颖(10分),专科特点鲜明(10分),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性。(10分)活动步骤(20分)1.各步骤逻辑关系清晰.
-
医疗质量控制目标1 .医疗质量标准1. 1基础医疗工作质量指标LLl甲级病案率290%、无丙级病历1.1.2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290%L1.3处方合格率295%1.1.4医嘱合格率295%;1.1.5.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1、普通会诊,会诊医师必须具备的最低职称条件是:()A、住院医师B、主治医师C、副主任医师D、主任医师2、院内急会诊要求会诊医师在多长时间内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