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安全评价资源
(共8955
份)
用时:27ms
-
人防门系统点对点测试记录车站:系统:日期:序号设备编号信号类型信号DI/DO调试结果备注0121DI开门状态未到位到位报警/检修或异常2DI开门状态未到位到位报警/检修或异常3DI开门状态未到位
-
工作危害分析记录表(JHA)序 工作步骤危害或潜在事 件主要后果偏差发生 频率现有安全控制措施风险矩阵法评价建议改进措施LSR风险等级1操作或作 业未按照规程进 行操作人身伤害、火灾、 爆炸、财产损失.
-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原材料和设备管理制度为减少或避免因原材料和设备所致的职业病危害,尽量降低职业病发生 的风险,制定本制度。(一)采购过程管理:1、采购部门应建立原材料和设备管理档案,详细记录原材料和设备.
-
交通安全应急演练方案一:一、演练目的20XX年3月29日是全国第十五个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为 了落实区教育局安全教育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安 全第一的原则,以“建设平安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
-
交通肇事应急预案1目的尽快恢复车道的畅通,保障公司的正常秩序。2程序2. 1发现撞车。任何人发现撞车,应立即报告就近的保安人员或通知保安监控中心。2.2报告、报警。a程度轻微的,报告安保部经理。b程度.
-
交通事故类灾害事故处置规程第一章公路交通事故处置公路交通事故是指在公路上发生的车辆相撞、倾翻或车辆坠入公路旁的河谷、 沟渠、悬崖等处,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重大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群死、 群伤和严.
-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1目的为规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划分,特制定本制度。2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责任安全生产委员会的主任为董事长,执行主任为总经理,成员为总 经理助理、副总经理和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委.
-
事故隐患分析和现状评估报告隐患所在部门/部位隐患发现渠道和时间隐患现状和临时操纵措施隐患所在部门负责人:年月日隐患分析和评估隐患发生的理 由技术理由管理理由隐患严重性分 析现状严重性临时措施有 效性评.
-
事故调查与分析一、事故调查的组织特别重大事故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 组进行调查。重大事故、较大事故、一般事故分别由事故发生地省级人民政府、 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
-
事故简要信息报送表填报单位:(盖章)填报人员:联系电话:填报时间:事故编号:性质认定:口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口非生产安全责任事故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在调查组中职责:口组长单位口副组长单位组员单位口未参加调查组.
-
SG11-12事故应急预案演练记录表工程名称:组织部门预案名称/编号总指挥演练地点起止时间参加部门 及人数演练类别综合演练单项演练桌面演练现场演练演练目的、内容:演练过程小结:演练 小结:(成功经脸、.
-
XXXXX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调查报告书事故单位:事故名称:编制部门:安环部编制时间:一、引言二、事故单位概况三、事故发生、抢救应急行动情况四、事故原因及性质五、责任认定及处理建议六、整改措施和建议七.
-
乙燃瓶安全使用规程1 .乙燃气瓶在使用运输和储存时,环境温度一般不得超过40 o否则,应采取降温措施。2 .搬运乙快瓶应轻装轻放,严禁抛、摔、滑和碰撞。阻止与强 氧化剂、氧气瓶及易燃物品同车运输。3 .
-
XXXX中学学校2023年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为规范食物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及时高效、合理有 序地处理食品安全事故,把损失减少到最小,根据突发事 件应对法、食品安全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结合本.
-
XXXX中学学校2023年校园网络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为了切实做好学校校园网络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急处 理工作,进一步提高学校预防和控制网络突发事件的能力和 水平,减轻或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和影响,确保校园.
-
XXXX中学2023年防拥挤踩踏事故应急 预案一、目的意义为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预防学生 楼梯踩踏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 生的防患意识,根据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校.
-
XXXX中学2023年校车安全应急预案为做好校车安全事故防范处置工作,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师生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 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国务.
-
XXXX中学2023年地震应急预案一、指导思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和中华人民共和 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为保证地震应急工作及时、高效、有 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结合XX区 地震.
-
XXXX中学2023校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为做好校车突发事件安处置工作,增强应急处理能力, 最大限度地减少师生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 工作和生活秩序,特制订本预案。一、指导思想为加强校车运行.
-
XXXX中学2023年特种设备安全事故应 急预案为了做好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按照统指 挥、分级负责、学校自救、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保证应 急救援工作做到迅速、准确、有效地应付出现的突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