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安全/安全评价资源
(共9060
份)
用时:28ms
-
雨季施工防洪措施一、雨季施工措施1.由项目部经理统一指挥,各部门明确职责、分工,保证在雨季施工时各项工作的协调。各工区严格按既定的施工方案,保证施工质量,严格执行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八2、与当地气象部门.
-
雨季施工防台防洪措施一.雨季施工的技术措施:1、雨季施工前的准备及雨季施工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1)对选择在雨季施工地段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研究,编制实施性的雨季施工组织计划;(2)做好施工便道并保证.
-
防台防洪措施一.防台措施1.加强对临时房屋和临设的巡回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加固处理。2、施工用电的电缆电缆线尽量埋入地下,对架空的露天电缆电线除严格按照有关要求布置并保证托架强度外,还应采取可靠的固.
-
防洪措施一.防洪准备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防洪抢险队伍,抢险队由身体健壮,反应灵敏的青年人组成。2、定期检查排水管网及抽水设备的可靠性提高快速反应能力。3、工地预备足够的防洪物资及设备,.
-
越冬工程维护措施XX越冬工程维护措施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XXXXXXX2023年Ol月06日1.编制说明2、工程概况3、越冬工程维护施工准备3.1 施工劳动力计划3.2 所需材料计划4、单项、单位.
-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一)粉尘职业病危害事故1.作业现场呼吸性粉尘浓度超过接触浓度管理限制10倍以上,立即停止作业并向矿调度室汇报,调度室通知有关领导进行分析并处理。2、按照职业健康查体周期,组.
-
检修作业现场布置要求在室内工作,应在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遮站用配电系统检修作业安全检查表等安全检查表汇编站用配电系统检修作业安全检查表检查项检查内容检目查结果检修前检修前,必须按电业安全工作规.
-
社区一期项目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目录1 .编制依据2 .编制目的3 .适用范围4 .工程概况5 .工作原则6 .事故分级7 .应急领导机构与职责7.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7.2应急救援组织管理职责8监测预.
-
生产企业消防安全隐患整治检杳评分表(实得分)企业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检查人:时间:项目检查内容分值评分细则扣分得分否决项厂房、仓库、住宿,各功能区块界线清晰/企业有“三合一”情况的得。分。建.
-
特种设备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方案一、应急演练目的1、评估矿应急准备状态,发现并修改应急预案和执行程序中的缺陷和不足;2、评估矿重大事故应急能力,识别资源需求,澄清相关单位和人员的应急职责,改善应急救援中的.
-
物业相关应急预案(一)目的采取快速、有效的措施处理突发事件,从而控制事态的发展,减少客户财产损失。(二)应急情况处理小组组成及职责(1)应急情况处理小组组成 总指挥:项目经理或值班经理; 应急技术组长.
-
火灾(爆炸)应急预案1 .目的为了能在火灾、爆炸事件突发时,保证公司财产和员工的安全,将事故置于有效控制之中,减少损失,以及伴随的环境影响,特制定本应急预案。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天津比XXXXX.
-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易燃易爆场所类)“四个能力”自我评估报告备案表(样式)单位名称:评估时间:年月H评估成绩:评估项目评估内容评估标准评估方法扣分情况及原因检查消除火灾隐患的能力(30分)1、确定消防安.
-
消防安全应急疏散预案一、组织指挥机构火场总指挥:(单位负责人)。1 .灭火行动组:负责现场扑救。2 .疏散引导组:(指定的组长和各区域主要负责人)协调人员疏散、现场秩序维持、警戒工作。3 .安全救护组.
-
附件2海陵区特大暴雨城市防洪避险预案(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一、预案起草背景为做好城市特大暴雨的防范与处置工作,提升特大暴雨应对能力和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和国家利益,.
-
汽机车间防火灾、防触电安全规定针对夏季天气炎热、雷雨频发、气候变化大、人体适应性差等特点,严格执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的有关规定,重点要做好防火、防触电安全措施等工作,着重做好夏季安全文.
-
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汇编11tj一、机械伤害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项目部)1事故风险描述机械伤害危险是由于机器零件、工具、工件或飞溅的固体、流体物质等,以及与设备有关的机械作用,可能对人的身心.
-
机械伤害、起重伤害事故预防措施1 .应结合项目实际制定施工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建立相应安全技术档案和台账,并应按要求使用、维修和保养。2 .机械应按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
-
机械伤害专项应急预案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事故类型机械伤害事故是人们在操作或使用机械过程中,因机械故障或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等原因造成的伤害事故,主要涉及的工种有制芯、造型、机加工、下线、打磨、木.
-
应急疏散及灭火救援一、组织、弓I导在场群众疏散:1、消防法规定: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大厦内人员集中,发生火灾时,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利用对场所疏散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