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资源
(共44470
份)
用时:57ms
-
大学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信息技术外包服务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国家、省、市有关法规政策和学校管理制度,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
图书借阅管理制度一、凭证借阅凭本人实名制校园卡借阅图书。二、借阅量教师借书上限5册,学生借书上限2册。三、借阅期限教师为90天,学生为30天。四、催还图书馆有权催还借出的图书,在收到催还通知一周期限内.
-
作业场所职业安全卫生健康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加强作业场所的职业安全、卫生和健康管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制定本管理制度。该制度旨在规范作业过程中的安全行为,预.
-
儿科(新生儿室)院感考评标准(100分)考核人员日期序类别项目标准分值细则1质控与学习院感质控记录质控频次每周一次;质控内容与实际工作、制度与法规相符4质控少1次扣3分;质控内容相符要求1处扣2分科室.
-
卫生院医院病区管理制度(一)病房管理制度1、病房由护士长负责管理。医务人员按要求着装,佩戴胸牌。2、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全,避免噪音。3、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单位摆放整齐,固定位置,精密贵重仪.
-
公文管理规定一、目的意义为了使X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公文处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二公文定义本规定所称公文,是指公司内部以及公司与其它组织之间为处理内外事务而形.
-
医院昏迷病人授权委托书委托人(患者):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受托人: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鉴于委托人目前因病处于昏迷状态,无法亲自处理与医疗相关的各项事宜,特此委托上述受托人全权代表委托人处理以下事宜.
-
U!年级班规及加扣分细则1、严格执行班主任和班干部的指令,如有违者,将扣除2分。2、上课要认真听讲,不插话,不随意下座,不做与本堂课无关的事情,不随意交谈,只有在老师允许下才能讨论。有问题要先举手,等.
-
产科(产房)院感考评标准(100分)考核人员日期序g类别项目标准分值细则1质控与学习院感质控记录质控频次每周一次;质控内容与实际工作、制度与法规相符4质控少1次扣3分;质控内容相符要求1处扣2分科室质.
-
化工园区安全风险排查治理导则1总则1.1 目的为全面排查化工园区安全风险,规范化工园区建设和安全管理,系统提升化工园区本质安全水平,增强化工园区安全应急保障能力,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依据.
-
医院首问负责制制度为改进工作作风,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管理体系,特制定本制度。一、基本内容(一)首问负贲制适用于我院全体工作人员。(二)实行“首问负责制”,即在医院所有场所、医院服务窗口.
-
医院防火巡查、检查制度1、为使医院防火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检查实效,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2、实行每日巡查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各岗位自查与重点部位抽查相结合.
-
医院高值耗材采购及使用管理制度一、设备科负责全院高值医用耗材的购进,任何其他科室及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擅自购买。二、高值耗材必须通过全省电子交易平台进行采购、配送及结算等交易活动,实行在线议价(联盟采购.
-
医院防保科科长职责职责任务1.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和院外地段的预防保健、卫生宣教、计划免疫工作。健康教育与无烟医院管理工作。2. 做好传染病管理、统计、疫情分析、每天网络报告与防控等工作,疫情信息.
-
医院设备购置审批制度一、各业务科室应根据临床、科研、教学工作需要按年度编报设备计划,10万元以上设备应填写购置论证表,由设备科汇总后,交医疗设备器械管理委员会讨论,形成年度计划,并由院领导批准后执行。.
-
医院药品价格管理制度为更好地落实执行我院的物价管理规定和价格管理和质量持续改进方案,进一步规范药品价格管理,特制定本制度。一、正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政府有关药品定价规定进行药品定价。二.
-
医院门诊输液室工作职责1 .护士工作时间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口罩,操作前洗手,严格无菌操作规格,做到态度严谨、工作认真、手法轻巧。2 .注射药物时,应按照处方和医脑执行,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
医院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一、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定义重大经济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是指医院重大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重大经济事项必须实行集体讨论,集体决策,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报批和公.
-
医院设备采购及使用管理制度一、凡属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所需的1500元以上医疗仪器设备,均由设备科统一负责采购,供应分配,管理和维修二、根据各科申请购置计划和储备情况,编制采购计划,组织采购。三、一.
-
事业单位职代会制度第一章总则为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民主建设,增强职工的参与意识和归属感,确保各项决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实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