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学案资源
(共17287
份)
用时:24ms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春秋笔法(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子日:“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乌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谏说之难(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韩非作说难,而死于说难,盖谏说之难,自古以然。至于知其所欲说,迎而拒之,然卒至于言听而计从者,又为难而可喜者也。秦.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仲尼相鲁,景公患之(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材料一:仲尼相鲁,景公患之,谓晏子日:邻国有圣人,敌国之忧也。今孔子相鲁若何?”晏子对日:“君其勿忧。彼鲁君,.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臧武仲(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颜回问于孔子日:“臧文仲、武仲孰贤?”孔子日:“武仲贤哉!”颜回日:“武仲世称圣人,而身不免于罪,是智不足称也;好.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景公过晏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文本一:景公牛晏子,日:“子宫小,近市,请徒子家豫章之圃。“晏子号丹而辞日:“且婴家贫,待市食,而朝暮趋之,不可以远。.
-
1.数量关系式练习姓名:168*三由菜比白菜多2/7土豆巳修了3/532、(1)XX看了一本书的(2)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1.8倍。(3)男教师人数比女教师少L。4()是()的()是()的(4)小轿.
-
1.4蚯蚓的选择教案设计课题蚯蚓的选择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五年级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科学思维:能通过控制变量开展对比实验研究,探寻蝴对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探究.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汇总第1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2 .综合运用感官并用比较的方法能观察到种子更多的特征。3 ,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细微结构和颗粒较小的.
-
13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案设计课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能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科学思维:观察并尝试用图示的方式来描述物.
-
1.1发现物体的特征教案设计课题发现物体的特征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年级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知道我们周围存在许多不同的物体,这些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并能用科学词汇来描述物体的特征。科学思.
-
第3课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教材P78)授课时间:累计L课时课题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课型新授课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用图示记录物体的运.
-
1.1运动和位置教案设计课题运动和位置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三年级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知道物体有“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学会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科学思维:通过探究活动初步感知.
-
1.3认识物体的形状教案设计课题认识物体的形状单元第一单元学科科学年级一年级核心素养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将物体放进盒子的活动,知道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认识到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科学思维:.
-
16.我们一起来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与人交往的基本礼仪,并在实际活动中会进行简单使用。2 .通过合作活动,让学生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和责任感,并体会合作、诚信带来的快乐。学习.
-
HealthyfoodModuletask:MakingaposteraboutahealthybreakfastUnit 1We,vegotlotsofapples.1.isteningandvoc.
-
教学评价精准化课后反思教学评价精准化是课堂转型四化中的难点问题,原因可能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体育课堂是开放的动态的课堂,动态的课堂无法用固定一种静态的评价标准或评价工具来衡量,它必定是一个复合的动态评.
-
编中国结教学设计背景分柝中国结带着吉祥与喜气已在我们的生活中普及开来,不少学生家里都有中国结。它的美丽造型吸引着学生,但对于中国结的历史,它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学生的认识不多,它的编织方法也让学生有着浓.
-
编中国结教学设计课标分析:编中国结这节课的选择正是体现了学科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1 .学生在这节课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尝试”“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
-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课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行程问题鲁群工作单位:裕安区平桥乡高皇学校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行程问题中的三个基本量(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会用图示法分析行程.
-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2 .会同时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3 .会使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一段导体.